第四篇 生命的驾驶技术
第三节 运动养生应用
四、艾灸法
1. 温和灸
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0.5~1寸左右进行熏烤,使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
2. 雀啄灸
艾条燃着的一端,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另外,也可以在施灸部位画阴阳鱼图形。
灸法的注意事项:
1. 施灸时,要注意安全,防止艾绒脱落,烧伤皮肤及衣物。
2. 实症、热症及阴虚发热者一般不宜用灸法。
3. 孕妇腹部及腰骶部不宜施灸。
4. 施灸后局部微红灼热,这是正常现象,无需处理。如出现小水疱,注意不要擦破,可自然吸收。如水疱较大,要注意消毒后刺破水疱并加以包敷。
五、五季运动养生方法
1. 春季的运动养生法
春季,是主生发的季节。春天,在太阳升起的时候要起来,因为万物都在生发。在空气好的地方慢慢地走,让身体里的炁慢慢地生发起来。春季五脏属肝,应注意养护肝脏。
(1)春季应该多踏青春游:春天的郊野,空气清新,枝条吐绿,鲜花斗艳,百鸟争鸣,置身于优美的大自然怀抱,令人陶醉。可以有效调节人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使身心放松。所以春游是春季很好的运动。
(2)春季宜在室外练习打太极拳、五禽戏(熊式——养肝)、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运气”方面可以选择六字诀中的“嘘”字诀——养肝。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左右。
2. 夏季运动养生法
夏季,是生长、疏泄、外散的季节,而人体的那些垃圾、毒素都要在夏天排出体外。如果不出汗,人就会逐渐憋出病来,而且会得很深的病。所以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就得出汗(不能大汗淋漓),把自己身体里的瘀滞散出去。夏季五脏属心,动静结合,养护心脏。
在山清水秀、空气清新的地方运动效果最佳,可选择做五禽戏(虎式——养心)、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运气”方面,练习六字诀中的“呵”字诀能起到保养心脏的作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3. 长夏运动养生法
中医认为农历的六月(公历7月)为“长夏”,而长夏属于“土”,与脾相应。在长夏这个季节中既要注意预防“暑湿”,又要保养好脾脏。长夏应适当减少运动量,运动时间应选择在早晚天气凉爽时,在有山有水、花草树木多一些的地方进行运动效果最佳。
可选择五禽戏(鹿式——养脾)、太极拳、八段锦、摩腹散步、慢跑等养生运动。“运气”方面练习六字诀中的“呼”字诀,可以起到保养脾脏的作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温馨提示:如果在三伏天,环境温度达到35~36℃时,老年人应停止一切锻炼(包括散步)。要以静(内动)制动,保证充足的饮水,多休息少活动。
4. 秋季运动养生法
秋季,是收敛的季节。因天地之气开始收敛了,那么人也要收敛,不可以再外散了。所以在秋季一定要养收敛之机。秋季五脏属肺。秋季养生,既要保养肺脏,还要注意防秋燥,而且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炁耗损。
秋季可选择做一些耐寒运动项目: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登山等。保养肺脏的运动可选择五禽戏(猿式——养肺)、六字诀中的“呬”字诀、腹式呼吸等。运动的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左右。
防秋燥手疗方法:脾用浮摸法顺时针旋转摩揉64次,肝逆时针按揉49次,胃顺时针按揉36次,舌尖顺时针轻揉36次,舌根离心推36次,颈椎向心推按59次。如口中无味,可用五指交替在脾反射区做按摩,方法同上面做法一样。
5. 冬季运动养生法
冬季,五脏属肾,是一年中藏的季节。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对缓慢,阳炁阴精也都处于藏伏之中,所以运动过程中要注意精神内守,避免阳炁阴精外泄。
冬天还要注意要关闭所有开泄的气机。少洗澡,一个礼拜洗1~2次就可以了。因为洗澡会让皮肤开泄,不符合冬藏之性。
冬季运动可以选择: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运动。保养肾脏的运动可选择五禽戏(鸟式——养肾)、六字诀中的“吹”字诀等。
畏寒手疗方法:背、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用快速动作来回摩擦3~5分钟,两肺相对按揉72次,脾顺时针按揉64次,两肾相对按揉72次。
六、不同体质运动养生方法
1. 正常体质
早上洗漱之前:叩齿81次,将口中的津液咽下,然后喝99口体温水;采用各种方式(看相声、小品)使自己笑上10~20分钟。
上午太阳出来以后和下午5~7时:可根据自己爱好选择五禽戏、八段锦、太极拳、八卦掌其中任意一项,时间控制在30~40分钟。
晚饭后30~60分钟:可选择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其中一项运动,时间控制在20~30分钟;
睡前一小时:做易筋经甩手排毒,甩81~810次手,然后躺在床上做腹式呼吸10~20分钟,自然入睡。
2. 阴虚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面色潮红,口燥咽干,心烦,手足心热,少眠,便干,尿黄,不能耐受春夏之热,多喜冷饮,脉细数,舌红少苔。严重时可出现潮热盗汗(肺阴虚),视物昏花(肝阴虚),或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心阴虚),或腰酸背痛、眩晕耳鸣、男子遗精、女子月经量少(肾阴虚)。
(2)运动养生方法
着重调养肝肾功能。选择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做熊式、鸟式)等养生运动,在下午5~7时练习最适合补阴。“运气”方法宜做六字诀、固精功、腹式呼吸等。
固精功:坐式或站立,意念集中于丹田,舌顶上颚,吸气时用力收缩肛门肌肉及阴部肌肉,呼气时放松。反复进行50~100次。
节制性欲:因为精属阴,阴虚者应当护阴,而性生活太过可伤精,应当节制性生活。
3. 阳虚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无华,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长,大便时稀,唇淡,常自汗出,脉沉乏力,舌淡胖。可见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绵绵作痛,喜温喜按;或身面浮肿,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阳痿滑精,宫寒不孕;或胸背彻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频多,小便失禁。
(2)运动养生方法
因“动则生阳”,故阳虚体质之人,要加强运动,坚持不懈,每天进行1~2次。具体项目如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八卦掌等,亦可常做日光浴、空气浴,强壮卫阳。“运气”方面坚持练习六字诀、腹式呼吸。在上午9∶00~11:00运动是补阳的最佳时间。
阳虚体质养生的经络穴位有:任脉——神阙、气海、关元、中极;督脉——百会、命门;
方法:用艾灸的方法最好。
4. 炁虚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体倦乏力,面色苍白,语声低怯,常自汗出,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脉虚弱,是其基本特征。若病症加重,可出现气短懒言,咳喘无力;或食少腹胀,大便溏泄;或脱肛,子宫脱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惫;或腰膝酸软,小便频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带清稀。
(2)运动养生方法
选择五禽戏——猿式(补肺气)、鸟式(补肾气)、太极拳、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运气”方面宜做六字诀、腹式呼吸。
摩腰:端坐,宽衣,将腰带松开,双手相搓,以略觉发热为度;再将双手置于腰间,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觉发热为止;
炁虚体质养生的经络穴位有:任脉——中脘、神阙、气海;督脉——百会、大椎;膀胱经——风门、肺俞、膈俞、脾俞;胃经——天枢、足三里。
方法:每次选2~4个穴位,用按揉、艾灸的方法最好。
5. 血虚体质
(1)体质特点
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唇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月经量少,手足发麻,舌质淡,脉细无力。
(2)运动养生方法
中医认为“气旺则血充,炁虚则血少”,气能生血,故练气很重要。练气方面常练腹式呼吸、六字诀。运动可选择太极拳、五禽戏(鹿式、鸟式)、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运动可以使脾、胃炁血化生之源充足,可以提高肾脏的造血功能(中医认为肾主骨生髓造血)。
血虚体质养生的经络穴位有:肾经——涌泉;任脉——关元、气海;脾经——血海、三阴交;胃经——足三里;膀胱经——心俞、膈俞、肝俞、脾俞。
方法:用补法点按、按揉,艾灸最好。
注意: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6. 阳盛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壮实,面赤声高,喜凉怕热,口渴喜冷饮,小便热赤。若病则易从阳化热,而见高热、脉洪大、大渴、饮冷等症。
(2)运动养生方法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选择在江河、湖边、树林阴气盛的地方进行散步、打太极拳、做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让多余的阳气散发出来,从而使身体达到阴阳相对平衡的健康状态。运气方面可选择六字诀、唱歌。
7. 血瘀体质
(1)体质特点
面色晦滞,口唇色暗,眼周暗黑,肌肤甲错,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点,脉细涩或结代。若病则上述特征加重,头、胸、胁、少腹或四肢等处有刺痛感。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内有症瘕积块,妇女痛经、经闭、崩漏等。
(2)运动养生方法
多做有益于心脏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五禽戏(虎式养心、鸟式补肾)、八段锦、保健按摩等均可选择,以提高全身各部位的机能活动,疏通经络。“运气”主要用腹式呼吸法、六字诀、唱歌和放声大笑,以助炁血运行通畅。
血瘀体质养生的经络穴位有:任脉——神阙;膀胱经——膈俞、肝俞、委中;肝经——太冲、曲泉、期门;脾经——血海、三阴交;心包经——内关;大肠经——合谷、曲池。
方法:穴位可以点按、温灸、推拿等。
8. 痰湿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懒动、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腻或便溏、脉濡而滑、舌体胖、苔滑腻。若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食少,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头身重困,关节疼痛重着、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
(2)运动养生方法
痰湿之体质,多形体肥胖,身重易倦,故应长期坚持锻炼,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做鹿式——养脾),均可选择。“运气”主要以腹式呼吸法、六字诀、唱歌、欢笑为宜,加强运气功法。
痰湿体质养生主要的经络穴位有:任脉——中脘、水分、神阙、关元;脾经——阴陵泉;胃经——足三里;膀胱经——脾俞、三焦俞。
方法:适合用艾条温灸,一般灸到皮肤发红发烫。每次腹部、背部、下肢各取1个穴位,不要太多。
9. 气郁体质
(1)体质特点
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若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颈项瘿瘤;或胃脘胀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气;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昏仆吐衄。
(2)运动养生方法
运动和旅游活动均能锻炼身体,流通炁血。旅游既欣赏了自然美景,调剂了精神,呼吸了新鲜空气,又能沐浴阳光,增强体质。运动可选择散步、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养生运动。“运气”方面重点做腹式呼吸、六字诀、唱歌、欢笑以开导郁滞。
气郁体质的人,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把两只手搓热,然后搓胁肋。胁肋部是肝经循行经过的地方。经常搓胁肋部可以起到疏通肝经、疏肝理气、补益肝血的作用。
气郁体质养生的主要经络穴位有:任脉——膻中、中脘、神阙、气海;心包经——内关、间使;肝经——曲泉、期门;肝经——日月、阳陵泉;膀胱经——肺俞、肝俞;
七、十大保健穴位养生方法
1. 灸足三里穴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在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足三里,对消化系统的胃肠功能低下、食欲不振,消化吸收不良、急慢性胃炎、口腔及胃溃疡、胃下垂、腹泻、便秘,对心脑血管系统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对呼吸系统的感冒、肺结核,对泌尿生殖系统的尿频遗尿、小便不通、遗精,阳痿、早泄等均有防治作用。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2. 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属足太阴脾经,位于小腿内侧,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后缘。三阴交具有健脾和胃化湿,疏肝益肾,调经血,主生殖的功能。
灸三阴交可以防治夜尿增多,小便不利,膀胱炎,急、慢性肾炎,睾丸炎,阳痿,遗精,遗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产后血晕。艾灸三阴交对神经系统的失眠、神经衰弱、心悸,心脑血管方面的冠心病、高血压,消化系统的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消化不良、腹痛、便血、便秘等都有防治作用。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3. 灸神阙穴
神阙(肚脐)属任脉,又名脐中。艾灸神阙穴,有温补元炁,健运脾胃,固脱复苏之功效。神阙穴多采用隔盐灸,还有一种叫做神阙灸脐法的保健灸法,其法是,先以生五灵脂24克、生青盐15克、乳香3克、没药3克、夜明砂6克(微炒)、木通9克、干葱头6克、麝香少许,研成细末备用(以上诸药在中药店有售)。施灸时取面粉适量,用水调和作圈置于脐周。取药末6克,另用槐树皮剪成圆币形,将脐上的药末盖好,每岁一壮,灸治一次换一次药末,每月可灸1次,午时灸为宜,多用于身体虚弱者,并可强健脾胃功能,预防疾病。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4. 灸气海穴
气海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1.5寸。灸气海能生发和培补元炁,滋荣百脉,益肾固精,保健强身,解除疲劳等作用。
艾灸气海能预防治疗糖尿病,还可防治下腹部疼痛、大便不通、泄痢不止,遗尿、遗精、阳痿、滑精,闭经、崩漏、带下、子宫脱垂,中风脱证、脘腹胀痛、气喘、疝气,失眠、神经衰弱、肠炎等。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5. 灸关元穴
关元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下3寸。该穴为足三阴经、任脉之会,一身元炁之所在。
艾灸关元穴可改变动脉血和氧的运输量,能增加机体代偿能力,防止缺氧加重。艾灸关元穴可防治遗尿、尿频,隆闭、少腹胀痛,脱肛、疝气、遗精,白浊、阳痿、早泄,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崩漏、恶露不尽、不孕,中风脱证、虚劳赢瘦等。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6. 灸中脘穴
中脘穴属任脉,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艾灸中脘穴后能使胃的蠕动增强,幽门立即开放,空肠黏膜皱襞增深、肠动力增强。艾灸中脘穴,有利于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对于胃脘胀痛、呕吐、吞酸、食欲不振等有较好疗效。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7. 灸合谷穴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第二掌骨间,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把拇指、食指张开,以另一手的拇指关节横纹放在虎口上,拇指下压处取穴。
合谷为大肠经原穴,经常按揉、艾灸合谷穴能起到宣泄气中之热,升清降浊,疏风散表,宣通炁血之功效。对于牙痛、牙龈疼痛、青春痘、三叉神经痛、眼睛疲劳、喉咙疼痛、耳鸣、面部神经麻痹、口眼歪斜、打嗝、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口眼歪斜,耳聋,咽喉肿痛,腹痛,便秘,经闭等有较好的疗效。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8. 灸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灸命门有补肾壮阳、健脾益胃、调节精神、强健筋骨之功效。常用于治疗腰腿疼痛、关节痹痛、头昏耳鸣、腹泻食少、下肢浮肿、遗精滑精、气短神怯、老年痴呆等症。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9. 灸涌泉穴
涌泉是肾经首穴,位足心陷中。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跷足的姿势,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处。
常灸此穴可使老人精力旺盛,免疫功能增强,对老年人的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高血压、头痛耳鸣、神经衰弱等有防治作用。每日一次,至涌泉穴有热感上行为度。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10. 灸内关穴
内关是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常灸此穴有宁心安神、宣痹解郁、宽胸理气、宣肺平喘、缓急止痛、降逆止呕、调补阴阳炁血、疏通经脉等作用。
时间:艾条灸5~10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
八、手诊手疗法
1. 手诊手疗的原理
手诊手疗是根据中国传统医学整体学说、生物全息律学说、神经反射学及经络炁血的原理归纳整理出的一种疾病诊疗方法。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变化都能反应到手部,通过对手部反射区的触摸和观察就可以查出人体五脏六腑的病变。很多疾病尚在萌芽状态即使西医的仪器也很难测出,却能通过对手部反射区的触摸较准确地诊断疾病,为患者在治疗上赢得时间。而且运用各种手法,通过刺激手部反射区发挥了贯通经络、平衡阴阳、行气活血、化痰止痛、祛风散寒、清脑宁神、调畅脏腑气机、驱邪扶正之功效,从而起到对机体的调治作用,使人体得到康复。特别是季氏手疗,堪称一绝,享誉全球。
2. 手疗强身健体方法(肝、心、脾、肺、肾)
(1)舒肝利胆法:
反射区及操作方法:肝用浮摸法逆时针旋转摩揉49次,胆用轻手法顺时针揉49次,两眼相对按揉36次,胸椎、腰椎向心各推揉59次(加牵引各3次)大腿后侧向心推36次,两小腿外侧向心捻揉36次,脚背向心推36次,小肠顺时针按揉60次。
(2)心脏保养法:
反射区及操作方法:心脏先按压60次,再顺时针按揉60次,舌尖向心推60次。用中指背拍打背反射区36次,拍打肺反射区36次,腋下向心推36次,颈椎、胸椎向心各推揉59次,脑垂体向心按81次,两大腿内侧向心按揉60次,两上肢手掌侧离心推36次,手背向心推81次,小肠顺时针按揉60次。
(3)健脾益胃法:
反射区及操作方法:脾用浮摸法顺时针旋转摩揉64次,胃先用浮摸法顺时针摩揉36次,再用轻手法顺时针按揉36次,再用颤抖手法(金刚指)点36次,小肠顺时针按揉60次,两大腿内侧分离按揉64次,两小腿外侧向心按揉36次,胸椎、腰椎向心各推揉59次(加牵引各3次)。
(4)宣肺通气法:
反射区及操作方法:两肺分离按揉72次,气管向心推72次,鼻离心推36次,背向心推59次,胸椎向心推揉59次,两上肢掌侧离心推36次,大肠按肠道走向推揉59次。
(5)固肾益精法:
反射区及操作方法:两肾先相对按揉36次,再分离按揉36次,再用抚摸法向心推36次,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各向心推按59次(加牵引各3次),小肠顺时针按揉60次,双脚掌向心推36次,耳点按36次。
注意:牵引胸椎、腰椎、骶骨、尾骨时一定要俯卧;牵引颈椎时一定要坐直了目视前方,头不能随意乱动。
小结
《吕氏春秋》中明确指出了运动养生的意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意思是说,流动的水不会臭败,户枢天天转动会使它不招虫蛀。人也如此,只有“运”才会使炁血通畅,保持生命活力;只有“动”才会使形体和精神面貌不会过早地衰败。超负荷的运动和绝对静止不动对身体均不宜。所以说“运”和“动”两者之间是阴阳互补的关系,这样才能够延年益寿。
虽然人类无法抗拒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但可以做到延缓衰老的过程,其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绵运柔动”。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