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在昆明郊县嵩明,有一个令人尊敬的自然农法果园——鹿野苑。它用实践告诉我们,不用杀虫剂,自然农法种植的水果更好!1300余亩果园,48000余株满天红红梨,坚守无肥料、无耕起、无农药、无除草的“四无”农法。以增强地力为基本要素,目的是希望提高作物品质的高营养价值、安全性以及劳动生产性和土地生产性。通过自然的调解能力,平衡和培育土壤,以形成正常的生物循环,重新找回原有的生活史。
朱苾锋说,这是自然农法———依靠大自然的规律进行农业耕作,减少人为干预。他认为,人与花草树木以及一切万物都可以沟通合作,人与自然是共荣共存,互相依赖的关系,人们不能破坏大自然,并向土地无限索取。
8月初的一个上午,当联系上朱总时,他说正在签订一份供货水果蔬菜1000万元的订单合同。“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但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水果品质。”对此,朱总更加坚定了对自然农法的信心。谈到果园,朱总神采奕奕,从2003年至今的传统农业耕作方法,结出了累累的硕果。“每当我走进果园,扒开绿油油的小草,能闻到小草的芳香,无论是品尝我们种植的水果,还是蔬菜,美味可口,品质优异,能量俱足,可以说是超有机食品。这时候,我的内心非常愉悦和满足。大地给予我们的很多很多,我们回报他们的应该是顺应自然法则,与一切万物和谐共处。”
从一片朽叶领悟自然轮回之法则
1995年,云南省出台了荒山荒坡有偿使用政策,朱苾锋购买下了位于云南嵩明县嵩杨镇黑营盘的1300亩山坡地用于种植板栗。谁知150万元投资下去后,却遭受了假苗之害。卖苗的说是优良品种,栽种6年后,板栗树不结果,产量较低。无奈之下,只好请专家论证,进行品种改造,替代种植云南红梨。
2003年,朱苾锋有幸接触到中华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维方式和理念,让他心怀向往。不用农药,不施化肥,不用除草剂,这种与现代农业完全相反的理念在实践中能不能行得通?朱苾锋大胆地作了探索和尝试。
朱苾锋曾在昆明植物研究所和江西庐山植物研究所待过一段时间,是个地地道道的“植物爱好者”。他苦思冥想,没人浇水、打药、施肥,但森林里依然物种繁多,百花竞放,参天大树数不胜数,森林就是自然法则。所有植物都有生命周期,无论草本、木本、乔木、灌木,植物依照大自然的规律生长,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法则。而乔木在春天吐芽,夏天生长,秋天落叶,从一片飘飘落下的叶子中也能领悟自然轮回的法则。如果利用这个自然法则,不人为施肥,树根就往深处扎下去。根系不会因水分过量充足或地表施肥而遇干旱不能生长,扎下深根之后,树木可以充分吸收土壤里的氮、磷、钾及各种微量元素,提供给植物足够的养分。
在这个理念的引领下。朱苾锋留下了果园所有长出的小草及一切杂草。如果遮挡到果树,也只是割去一部分。朱总告诉我们:“果园从来不施肥,也不用家畜肥,我们最好的肥料就是小草。小草冬季枯萎后,收集后渥堆,每次种树、栽菜的时候就抓一些进去,就是最好的肥料。其实,‘铲草除根’这个提法在农业上是绝对错误的。草也有它的生长规律,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何必人为去割掉它呢?它完全可以为我们服务,轮转贡献。
朱总最后告诉我们“破坏一草一木就是破坏自然和谐,保护一棵小草,就是保护地球安宁。
植物与人一样是可以沟通的
“杂草丛里的小昆虫、小动物是果园里最辛勤的农夫。自然生灭的小草是小动物、昆虫生活的天堂。这是一个有效的生物链。人和动植物是一体的,是可以在一起和谐共处的。如果不打农药,不用除草剂,不伤害小动物,不伤害一草一木,不破坏他们的家园,不采用对抗的方式来与动植物相处。那么小动物就会帮助我们疏松了土壤,小草为我们提供了养料保持了水分,我们的果园就会变得和谐自然。”朱总说,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法则。
为了印证这个事实,朱总做了一些实验。首先是以树干为中心,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50厘米、100厘米、150厘米的距离分别挖坑,在每个坑里埋下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今天给你施肥了。”大约40天后,就有植物的根须向这个坑的方向延伸再来寻找养料。这个实验证明:植物也是有见闻觉知,色声香味,它完全有意识意念。
其实,证明动植物有思想、有意识,在日本有一位叫江本胜的博士做过实验,证明水能看、能听,有见闻觉知。他通过抽取自来水,对水说“感恩、爱和谢谢”的话语,发现水的结晶非常漂亮和美丽,而对水说“讨厌你、恨你”,以及给水听摇滚音乐,发现水的结晶杂乱无章,呈现的图案丑陋怪异。有了这些理论基础,朱苾锋大胆尝试。他在果园里装上了音响,给植物听音乐。经常播放一些大善大慧、典雅舒缓的乐曲,当遇到天气干旱时,就播刮风下雨的音乐,果树在这些音乐的陶冶下,长势非常健康旺盛。栽种5年的果树,如果从树干直径来看,人们猜想可能超过18年。“德音雅乐带给植物不可思议的力量。我们越做越有信心。”朱总高兴地说。
现代农业最需要解决的就是虫害问题。但是在朱苾锋的果园里,没有担心过虫害的侵扰。这些都得益于自然农法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朱总告诉记者:“如果你仔细观察,杀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你杀的越多,虫害也就越多。自然农法中,虫子是我们果园最辛勤的农夫,它疏松了土壤,让土地涵养。我们不仅不能伤害它,反而要对他心存感激。”
朱总告诉我们,刚实行自然农法的时候,在果园里还见得到许多虫子,后来是越来越少,从今年以后,就很少见得到了。因为使用农药,到最后的受害者还是自己。而留给虫子生存空间,就是留给我们发展空间。为此,朱总在果园专门辟出10亩的一块菜地,叫绿色餐厅,诚心供给虫子吃。“昆虫啊,这块地上的水果蔬菜你们尽管来吃,请千万别偷吃餐厅外的果子蔬菜。”一开始虫子不太合作,但现在虫子们好像挺合作,绿色餐厅的蔬菜、果树被啃得面目全非,而餐厅外的蔬菜和果树却没有被虫子吃掉。
朱总告诉我们,不做不知道,一做忘不掉。老祖宗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你真去做了,一定会受益无穷。
祖先智慧值得我们敬畏
执行自然农法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许多人讥笑他:“这个老板疯了。”还有人说他“老板有钱,做了玩玩也无妨。”一位大学教授参观完他的自然农法果园后,对他说:“你不会做人,更不会做事,传统的东西有好的,也有糟粕。”面对种种困难,朱宓锋心里始终坚信。“老祖宗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敬畏的。”
“只要我不欠一分钱的债,我都要坚持走下去,但是我绝对不做伤天害理的事。我们今天的科学,不是自然的科学,而是缺乏道德的科学。当我看到一些农民种的蔬菜卖不出去时宁愿倒掉,也不愿留回家自己吃时,我更加坚定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面对种种的讥笑,朱苾锋心里很坦然:“经典中讲到‘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心里担心的是自己做不好,让人家看到后生不起对传统农业自然农法的信心。哪里还能怪他们呢?每当我走进果园,踩在松软的草地上,闻着泥土和花草的芳香,我就有一种无穷的力量和喜悦的心情。”
一位中科院的院士参观完果园后说:“这片果园有340多个物种,全国罕见。”但是朱苾锋并没有满足。他说,我相信祖宗的智慧,我希望用5年时间,使这片果园的物种自然平衡到500种以上。果子采摘下来后放在常温下一年不腐烂。“一年不腐烂?”面对记者的质疑朱苾锋解释道:“现在采一个果放在常温下,三个月后会脱去一点水分。一年不腐烂完全可以实现。”
那位批评朱苾锋的教授后来几次到果园去,当品尝到梨后,他高兴地说:“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梨了,是我小时候的味道。”之后,朱苾锋的梨由教授爱人带到了上海。现在北京、上海、青岛、杭州等大中城市对朱苾锋的梨情有独钟。
种好梨做好人,学好传统文化
朱苾锋对传统的文化心里充满感激。他说:“传统文化使我找到了人生的幸福。”
在果园里,工人们不小心碰掉了梨,会真心地说一声:“对不起。”路上见到了青蛙等小动物,会充满爱心送其回家。需要五六十人管理的果园,果工只有17人,大家工作生活非常愉快。果园里有个教室,晚饭后,员工们在一起学《弟子规》、《太上感应篇》,不孝父母的悔悟了,七八年没回家看望过父母的回去了……员工说老板看得起我了,工作再苦再累都无怨言。
说起自己的小家,朱苾锋非常谦虚。他说:“我认识老祖宗的智慧晚了,现在只有抓紧时间学习。老祖宗的智慧让我们夫妻彼此珍惜了,兄弟不分彼此了,与父母也经常见面、通话了,父母说‘他们是老年人中最幸福的人’,孩子尊敬我们,孝顺我们。传统文化的大智大慧,小善治家家和睦,大善治国平天下。记得儿子小时候,给100元钱还嫌少,100元钱认为是零花钱,现在能懂得父母挣钱不容易了,不再挑三拣四,回家后会静心地看看传统文化的书籍,帮助我们做做事。”
“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种出好梨和蔬菜,让家庭和睦,传统文化还可以救世界。”朱总用坚定的语气说:只要家长、老师、领导、媒体一起来努力,来带动学习传统文化,一定可以拯救世界的。父母做子女的榜样,做子女的老师;老师真正做学生的榜样,做好老师;子女学习传统文化,可以带动影响周边的同学。学习的人越多,我们发出的力量就越大。会给社会带来安定,世界带来和平。这就是中国老祖宗的智慧。
(朱苾锋与净空法师合影)
昆明鹿野苑和满天红生态园艺有限公司(2016年更名为满天红生物科技公司)
一方面,在净空法师提名的鹿野苑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不打除草剂来以自然农法种植有机红梨!
另一方面,2013年公司经过几年的生产进一步完善了“红梨酵素”的生产工艺,形成了我公司独有的酵素发酵工艺。同年公司投资6000多万元在位于云南.滇中新区建设拥有自动化生产线,总面积达3986平方米的GMP标准厂房,实现了原料、生产加工、产品销售为一体化!
因而,从原材料到生产线,都实现了古法与现代技艺的结合,既保证了原汁原味,又保证了安全!
这样酿制的有机红梨酵素原液,正是满天红公司的殊妙牌红梨酵素,安全放心,身心皆得殊妙安乐!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