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林员——地球环境的保护者

在贵州铜仁,每当回忆起和丈夫周宏权共同值守山林的岁月,罗运仙总会回望身后的树林。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那时周宏权担任高石坎林场场长,罗运仙担任女子突击队队长。一把铁锄、一顶斗笠、一个水杯就是职工的标配。有人来、有人走,又有人来、又有人走,全场职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唯有他们没有离开高石坎,持之以恒追逐心中的绿色之梦。

护林员们每天坚持巡山。图片来源:贵州日报

1. 林场为家 相伴一生的绿色之恋

周宏权是高石坎林场的老场长,从林场1971年合并直至他生命的最后时刻,周宏权都未曾离开过这片自己深爱的热土,生前他没有砍过山上一棵树,临终最后的嘱托也是要求家人不占用山上一块地为自己建墓,他将自己的一生无悔地奉献给了高石坎,也将自己的灵魂留在了高石坎。现年86岁的罗运仙是目前高石坎林场在世的最年长护林员,也是唯一的一位女性。


老场长周宏权的妻子、86岁的护林员罗运仙。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山上满眼的参天大树,都是她和丈夫周宏权带头种下的,当年的幼林,如今已成万亩林海,但自己的丈夫,曾经的老场长周宏权却已和这片自己深爱的山林融为一体,于两年前离世。这对患难夫妻是护林队里坚守时间最长的老队员,他们将自己最美好的年华都留在了这片茂盛的林海。

健在的部分护林员合影。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日月如梭,星转斗移。周宏权、罗运仙的子女逐渐长大成人,纷纷嫁娶成家立业。与之相随的是改革开放的春风也吹到了大山深处。乡邻或选择外出打工,或大兴种养业,或学习技艺。人们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多方出击各显神通。林场职工同样面临去留抉择,留下自有留下的理由、离开自有离开的原因,皆无可厚非。

最后,这对患难夫妻选择留守高石坎。即使子女在公路旁新修了舒适的小洋楼,诚心诚意邀请他们回家颐养天年,也被老人婉言谢绝。因为大山是他们的根,是他们的本源,他们就是一片绿叶,绿叶离开了根如何存活?

2.人在林在 执着信念的绿色坚守

1973年,年仅16岁的吴正春涌动青春激情,因为在建厂公社专业队打杂,喂猪、修山塘、建农田,从不偷奸耍滑,便被挑选参加高石坎林场植树造林,由此结缘高石坎的九岭十八塆。当年,老场长周宏权担心上山干活累坏了吴正春,遂安排他在食堂煮饭。这活计也不轻松,合理搭配粮食、满足工人生活用水、分配好饭菜等。

16岁的吴正春很是犯难:粗细粮食搭配不好有断炊之虞;生活用水量大挑水满足不了大伙会闹意见;饭菜分配必须均衡否则工人发脾气。每天还没见亮色就得起床挑水、生火、煮饭、炒菜,忙忙碌碌准备好一日三餐,把这一切安顿好了,他才能端起饭碗填肚子。

开始,从没干过炊事的吴正春手忙脚乱仍难免有差池。倔强的他从不抱怨,老场长周宏权也像慈父般时时温暖着他。一年后,他加入植树造林队伍,成为名副其实的林场工人。在林场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这个懵懂的山村少年锤炼成钢,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绿化祖国突击手、全国村级优秀护林员、贵州省绿化奖章等多项殊荣,迅速成长为高石坎林场的主力队员,老场长的得力助手。几年后,他把心仪的姑娘娶进了山,并把出生的儿子取乳名为“高林”,意思要与高石坎林场“厮守”一辈子。

因为常年跟随在老场长左右,吴正春也深受影响,在他眼里,高石坎的一草一木和野生动物都是有灵性的,护林员务必兢兢业业保护。没有了森林,野生动物就失去了家园;保护好森林,就等于保护了野生动物和人类的家园。于是他心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人在,树在;树在,人在!”

42年坚守,吴正春发誓“以场为家”,与1.2万亩树林为伴,他与队员们的坚守换来了一片青山,一泓绿水,一座金山!如今,每天巡山走进林荫深处,他最喜欢一边摩挲粗壮挺拔的树干,一边静听阵阵林涛追忆似水年华,只感觉心底充实,心情豁然开朗。

3.坚韧守护 荒凉山坳植入绿色希望

在护林队上山伊始,林场只有幼林1000多亩,很多地方是荒山秃岭。为了让荒山披绿,周宏权负责全盘事务,罗运仙担任突击队队长,带领大家植树造林。当时是大集体,主要靠记工分按劳分配粮食。春夏秋三季,大家积极种地、养猪羊和采茶叶上交,每到冬天,林场全部职工顶风冒雪,开荒挖坑,到30公里远的地方挑树苗。为了让队员们能填饱肚子,有气力巡山,老场长周宏权规定劳作之际,每位职工每天要采集2.5公斤野生蕨苔交到集体食堂。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温饱。“当年,一斤菜油20多人吃10天,每顿吃的是红苕、洋芋、野菜,难得看见一粒大米,巡山时实在撑不住就找野果填肚皮。”每每回忆起生活最艰难时,罗运仙总是情不自禁言语凝哽。

护林队员居住的简陋宿舍。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护林最艰难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如今已接替周宏权任场长的吴正春说,农村土地承包到户后,周围村子的山头被毁林开荒殆尽,乡亲们生活燃料、建房造屋、家具材料等亟须木材,就把目标盯住高石坎林场。一些农户在夜深人静单独出动偷砍,甚至有人三五成群抢伐……每天,护林员与盗伐者进行着游击战、拉锯战,被砍伐者辱骂拳脚威胁是家常便饭。而吴正春在一次巡山赶跑盗伐者,俯下身清点现场时,一根从林荫深处飞来的樟树条砸得他脚背鲜血淋漓,卧床20多天才能走动。等伤好了,他又义无反顾重返林场继续自己的护林职责。

为了解决无休无止的护林纠纷,周宏权痛下决心向乡亲们表态:“林场的树谁也别想动,我们也不要分成。我们生前不砍一棵树,死后各人回老家,不占用林场作坟地。”

随着高石坎护林员“义务护林”的消息传出,当地炸开了锅,一些人赞扬却不解,一些人拭目以待。果然,很多护林员不愿干,回了家,最后整个林场从最初的二十多人走得只剩下周宏权、罗运仙、吴正春、吴永益、田儒强、田茂纯,方灯明和吴正文8人。

为了护林,周宏权制定了4条铁的纪律:所有护林员必须以场为家,有事需请假;每个月3个晚上的假期,旷工一次罚款3元;林场员工私自送人或变向送人柴木,罚款3元;每天早上7点巡山,下午6点换班,值班期间林木被盗不及时报告,罚款3元。有了铁的制度就必须守好岗位。罗运仙回忆:“护林不仅要防盗,也要防火。我们没有节假日,不分白天晚上轮班,尤其是冬春防火季节,大家必须按制度分班巡山,要坚决杜绝山林火灾。”

4.不求名利回报 默默筑起绿色丰碑

8人中,方灯明一家因老家房屋水毁后被动员上山。吴正文一家被哥哥吴正春动员上山。吴永益上山最早,他身有残疾没有娶到媳妇,从1964年上山到20144月去世,在林场呆了整整50年。田茂纯上山有44年,年轻时曾讲了一门亲事,后因他坚持以林场为家而告吹,如今72岁高龄的他疾病缠身,靠其他护林员照顾生活。

田儒强的一对女儿为了让父母下山,动员了多次,田儒强却说离开那些树吃饭都不香。后来说多了,反而说女儿们“不懂”。在田儒强的心中,早已凝固了这样的信念:“做事要有始有终,我们种树守树一辈子,把坡坡坎坎走成路,石头走成石猪槽,守出了一个大氧吧、大水库,一个‘绿色银行’。再苦再累也值得!”

护林员们在林场空地补栽杉树苗。图片来源:贵州文明网

守着“绿色银行”却不能支取,护林员生活格外艰难。他们只好煮酒、喂猪、喂牛羊,在林内捡菌子增加收入。2003年,国家实施“天保工程”,8名护林员每人每月有200元补助,但只执行了4年。后来根据林业政策规定,林木面积3000亩给一个护林员名额,月工资600元,当时8名护林员只有1人符合“年龄50岁以下”的条件,印江县林业局破例安排两个指标,其余6人后来靠低保指标解决生活。正是有了这8人的执着守护和悉心照料,高石坎成就了如今的万亩林海,直接经济价值过亿。为美丽的梵净山更增添了一抹迷人风采。

林海飞歌,感动了四乡八邻。当初因条件艰苦下山的护林员杨正齐和杨秀文说:“过去我们共同种下的小树苗如今郁郁葱葱,全是他们细心看护的功劳,他们尽职坚守的精神,我们真心佩服。”

每日晨曦健在的6位老人缓缓走在林间土路上,轻轻拍打着路边高耸入云的马尾松。山风吹拂,松枝摇曳,仿佛在为这群矢志守护林海的护林员点赞。

恪尽职守、平凡坚守……这些看似简单的词语,日复一日的劳作,付出的是汗水和辛苦。有人说,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力量而是靠坚持才完成的。护林员,就是一群行进在山涧的坚守梦想的人,而如今绿绿葱葱的大山,就是护林人用汗水浇筑的最伟大的作品。这幅作品启迪心灵,造福人类。

责任编辑:管理员
  • 点赞(0)
  • 收藏
登录 点通宝游客
评论 {{member_count}}人参与,{{comment_count}}条评论
热门评论
  •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

已有{{member_count}}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