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 凉风到,思念浓,愿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立秋

今天是8月7日,农历六月廿九,立秋。

揪着盛夏的尾巴到来

虽然名字有“秋”

但暑热不减

是二十四节气中

仅次于大暑、小暑的第三热节气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01  立秋三候

古代分立秋为三候

初侯凉风至

二侯白露降

三侯寒蝉鸣

凉风至

立秋后,

我国许多地区开始刮偏北风,

偏南风逐渐减少。

小北风给人们带来了丝丝凉意。

白露降

由于白天日照仍很强烈,

夜晚的凉风刮来形成一定的昼夜温差,

植物上凝结了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寒蝉鸣

这时候的蝉,

食物充足,温度适宜,

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得意地鸣叫着,

好像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过去了。

一候为5天,立秋15天,逐渐变凉。

02 立秋习俗

在广大农村中,

在立秋这天的白天或夜晚,

有预卜天气凉热之俗。

还有以西瓜、四季豆尝新、奠祖的风俗。

又有在立秋前一日,

陈冰瓜,蒸茄脯,煎香薷饮等风俗。

秋忙会

其目的是为了交流生产工具,

变卖牲口,交换粮食及生活用品。

设有骡马市、粮食市、农具生产市、

布匹、京广杂货市等。

现今把这类集会,

都叫做“经济贸易交流大会”。

食秋桃

这一习俗在浙江杭州一带流行

每到立秋日,

人人都要吃秋桃,

桃子吃完要把桃核留藏起来。

等到除夕,

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

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啃秋

在立秋当日买个西瓜回家,

全家围着啃,

就是啃秋了。

啃秋抒发的,

实际上是一种丰收的喜悦。

03 立秋食俗

立秋后白天仍然炎热,

但早晚寒气将渐盛,

虚弱人群要避免寒气侵体。

温燥容易“动血”,

不妨吃些滋润的食品,

如银耳百合、核桃、

芝麻、梨、荸荠、芦根等,

既清热又润燥。

立秋后,

多喝豆浆,

可滋阴润燥。

在饮食上要“增酸”,

以增加肝脏的功能,

抵御过盛肺气之侵入。

如苹果,葡萄等。

04 秋日谚语

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立了秋,挂锄钩。

立了秋,把扇丢。

立秋三天,寸草结籽。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立秋棉管好,整枝不可少。

立秋种芝麻,老死不开花。

白露身不露,秋后少游水。

05 立秋寄语

始惊三伏尽,

又遇立秋时。

露彩朝还冷,

云峰晚更奇。

立秋,万物丰收,一片金黄。

农谚说“三伏夹一秋,秋后加一伏”

此时早晚温差逐渐加大

中午却依然炎热

小心“秋老虎”发威

要及时增减衣物,注意防暑降燥


就农事而言

立秋是个至关重要的时刻

自然界的草木开始结果孕子

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


棉花结铃,大豆结荚

水稻结实,高粱渐红

等待丰收的田野

像色彩斑斓的调色板


田间地头处处可见秋忙的身影

农家小院晒满了

应季成熟的瓜果和作物

“晒秋”盛典即将在各地上演


暑去凉来,何其乐哉

朗朗秋日少了云层环绕

骤雨停歇只留下清风徐徐

夕阳让云朵饱满了色彩

晚风叫良夜少了分燥热


风响沙沙,私语切切

夏天的故事悄悄完结

秋天的画卷正在展开


酷暑渐消,凉风习习。

一年的辛劳有了收获。

生活中,

总有望穿秋水的等待,

也有不期而遇的惊喜。

愿你的人生也如这个灿烂的秋季,

每天都是丰收。

在这禾谷成熟、满地金黄的时节

愿每一个勤劳的你

都能与播种时的期待撞个满怀!


责任编辑:网络
  • 点赞(4)
  • 收藏
登录 点通宝游客
评论 {{member_count}}人参与,{{comment_count}}条评论
热门评论
  •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

已有{{member_count}}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