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大漠 绿色长城
——鄂尔多斯在毛乌素沙地绿色实践中书写世界奇迹
金秋时节,行走在鄂尔多斯境内的毛乌素沙地,处处可见蓝天白云,绿草如茵;微风拂过,草香花香沁人心脾;登高远眺,满目葱茏,绿色触手可及。
毛乌素沙地深处的绿洲
若把时间坐标拉长,新中国成立之时,鄂尔多斯则是另一番景象:占国土面积48%的毛乌素沙地、库布其沙漠,浩瀚无垠、风沙肆虐,被称为“死亡之海”;48%的干旱硬梁、丘陵沟壑区,也是一片荒寂。
毛乌素沙地,是中国四大沙地之一,总面积4.22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分之二的面积分布在鄂尔多斯市境内,亦称为鄂尔多斯沙地。
绿色,是鄂尔多斯人千年的梦想。播种绿色,是鄂尔多斯人的坚守。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的领导下,鄂尔多斯历届党委、政府坚定不移地把生态建设摆在首位,“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持之以恒地在毛乌素沙地开展了大规模治沙造林运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作为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鄂尔多斯深刻认识、全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三次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作出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战略用意,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坚定不移,始终如一地坚持把生态建设作为最大的基本建设,持续做好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的大文章,上演了一场又一场沙里淘金、绿富同兴的生态大戏。
曾经的沙漠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草原
人不负绿,绿定不负人——
而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鄂尔多斯人高擎绿色之剑,在大漠中构筑起一道又一道绿色长城,使境内70%的毛乌素沙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划破了“生命禁区”不可治愈的坚冰,守住了自己的家园,守卫了九曲母亲河,守护了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防沙治沙提供了“绿色样本”,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回望毛乌素沙地“生态苦旅”,治沙造林史是一部奋起抗争、悲壮雄浑的进军史,也是一部“中国特色生态建设”创业史
“毛乌素”是蒙古语,意为“不好的水”,荒沙地、盐碱水似乎是毛乌素的标志。但时光回溯千年,这里却是水草丰美之地。
史料显示,秦汉时期毛乌素地区是气候温暖湿润的绿洲。汉顺帝永建四年(公元129年),汉朝尚书令虞诩在给汉顺帝上书的《议复三郡疏》载,这里“沃野千里,谷稼殷积……水草丰美,土宜产牧,牛马衔尾,群羊塞道”。唐代以来,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元明以后更是滥垦滥牧。到新中国成立之前,毛乌素沙化程度达历史之最,逐渐退化成为不毛之地,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
一曲绿洲向沙漠退化的悲歌,在毛乌素哀奏千年;毛乌素人久为风沙所苦,却不知道“苦日子啥时候是个头”。
改变,是必然,也是必须。
为了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鄂尔多斯各族人民响应绿化祖国号召,开始满怀壮志地书写一部可歌可泣的绿色传奇。
一场喜雨滋润后,碧空如洗,乌审草原绿意葱茏。记者来到乌审召镇布日都嘎查83岁蒙古族老人傲特根格日乐家,听老额吉讲述过去的故事,一幕幕场景跃然眼前。
谈起当年的经历,老额吉情不自禁唱起一首当年铲除醉马草时的蒙古族牧歌。歌声穿越时空,和60多年前毛乌素沙地上空飘荡的草原民歌汇聚在了一起……
上世纪50年代,处在毛乌素沙地腹部的乌审召风沙肆虐,牧草不长,醉马草丛生。当地牲畜的死亡率高达40%,其中大部分因啃食醉马草致死,铲除醉马草成了乌审召人最紧迫的任务。
1958年,布日都嘎查牧民宝日勒岱带领60多名青年组成“红色青年突击队”,把深入沙地铲除醉马草的任务包了下来。
宝日勒岱(左一)与乌审召干部群众共同劳动,向沙漠进军。
茫茫大漠,风沙肆虐。“红色青年突击队”逆行在毛乌素沙地中,哪里有醉马草,哪里就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天为被、地为席,干到哪里就吃在哪里、住到哪里,出工和收工时常常排成一列,领队人扛着红旗,大家齐唱草原民歌,防止队员在大漠里迷失。
傲特根格日乐就是“红色青年突击队”的一员。当时,只有20岁的她扛着铁锹、背着锅碗被褥,在人群中身影尤显单薄瘦小,但步履坚定、信心满满。
连续奋战后,醉马草难觅踪影,乌审召牧业迎来大发展。1959年,乌审召牲畜总数增长34%,成畜死亡率下降到3.3%,啃食醉马草中毒致死的现象基本消除。
1960年,年仅22岁的宝日勒岱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并出席全国“五一”国际劳动节大会,登上天安门城楼,受到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1966年6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陈毅同志陪同马里贵宾来乌审旗参观。
由铲除醉马草开始,以一代治沙女杰宝日勒岱等为代表的乌审召各族干部群众,始终秉持着心中的绿色信念,从挖草甸围库伦、兴建草库伦和树库伦,到“前拉后挡”与“穿靴戴帽”治理沙丘,在浩如瀚海的毛乌素沙地掀起了一场绿色革命。
年复一年的综合治理,乌审召有效地锁住了一道道“沙漠黄龙”,“向沙漠要草、要水、要料、要树”的“四要”誓言渐渐变成现实。据统计,当时17万亩流动沙丘被封固,有近6万亩寸草不长的荒漠变成了林草葱郁的草牧场。
历史将这一刻定格。为了生存全民治沙,乌审召是鄂尔多斯市的一个缩影。
1965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作出决定,命名乌审召为学习大寨的典型——“牧区大寨”。
宝日勒岱(右五)与当年“牧区大寨”青年治沙造林突击队员在一起。
1965年11月25日,《内蒙古日报》发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乌兰夫为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公社的题词:“学习乌审召人愚公移山,改造沙漠建设草原,改天换地的革命精神”,号召全区人民向乌审召学习。
1965年12月2日,《人民日报》发表长篇通讯《牧区“大寨”——记乌审召公社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的革命道路》和《发扬乌审召人民的革命精神》的社论文章。
作为全国牧业战线上的一面旗帜,“牧区大寨”乌审召的故事享誉全国,成为各地学习的典型,并在鄂尔多斯大地迅速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
他是一个毛乌素沙地中的普通牧民,也是一位与沙漠抗争的斗士,更是一名用坚守和执着播撒绿色的“治沙愚公”,他叫沙木腾。
80年代初,全国劳模、治沙愚公沙木腾老人在苏米图苏木哈达图嘎查修剪树枝 郝常明 摄
沙木腾在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哈达图嘎查用一辈子的坚守,栽培林木3万多株,让1.5万亩光秃秃的明沙坡披上了绿装,6000多亩流沙得到了有效控制,被当地农牧民誉为“沙漠白胡子老人”。
1972年以来,“治沙愚公”沙木腾曾多次出席旗、盟、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代表大会,受奖30多次;1975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8年,当选第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并被评选为全国劳动模范。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鄂尔多斯大胆改革创新,较早实行“五荒到户、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释放出巨大的正能量。
从鄂尔多斯东部到南部再到西北部,若为毛乌素沙区百姓画一幅像,一定会有这些元素:黝黑发亮的皮肤,粗糙结茧的手掌,倔强的脾气,十足的韧性。就像在沙区随处可见的一种植物——沙柳。
沙柳作为当地乡土树种,生命力极其顽强,具有“干旱旱不死、牛羊啃不死、刀斧砍不死、沙土埋不死、水涝淹不死”的“五不死”特性。加上它成活率高、适应性强,是固沙绿化的不二之选。
在乌审旗,我们见到了这样的沙柳,这样的人。
一条乌黑油亮的长辫子,红黑相间的花格半袖,绿色长裤,粉色丝巾,笑容淳朴。她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女杰、全国治沙英雄,因为治沙名扬国际的中国女性,殷玉珍。
殷玉珍 陶格图 摄
殷玉珍出生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1985年,19岁的她嫁到乌审旗无定河镇萨拉乌苏村。新家的地名“紧背沙”,她想,不会比娘家那边更荒凉吧。谁知道,这里没有路、没有电,抬头是沙,低头也是沙,方圆十几里只有一户人家、一棵树。
新婚夜,风刮得邪乎。“新房”是在一个多半截子埋在沙里的“地窨子”里。刮上一夜“黄风”,“地窨子”几乎被埋住。终于盼到天亮,门打不开了,小两口挖了半天沙才爬了出来。
咋不想逃离呢?殷玉珍垂着泪低着头在前面走,老实巴交的丈夫白万祥在后面哭,再后面是眼巴巴的公婆。家里那条小狗也追上来,围着她咬裤脚。还是心软了,夫妻俩抱头痛哭,又回到了那间“地窨子”里。
哪儿的黄土不埋人呢?这辈子就让沙子欺负着,一寸一寸吞噬了?好强的殷玉珍不甘心。一次她去打水,猛然发现井边的一株小树泛了绿。一个念头瞬间点燃:一棵树能活,这沙窝窝里就能种树。有了树就能挡住沙,挡住沙就能保住家。
年轻时的殷玉珍。资料图
山穷水尽时,殷玉珍卖掉了家中仅有的财产——一只三条腿的母羊和刚产下的羊羔,换来200多棵树苗。
“她这么折腾你也愿意啊?”记者问。
寡言的白万祥还没回答,正在隔壁间梳头的殷玉珍大声打趣:“不愿意连老婆都没了!”
白万祥无声地憨笑,半天才说出一句:“她种树是对的。”
1987年3月,殷玉珍怀着8个月大的儿子,挺着大肚子种树。“那苗苗多珍贵啊,错过季节就栽不活了。”突然,肚子一阵剧痛,殷玉珍倒在地上,孩子就降生在沙子上……
“现在的驴马牲口都没有吃过那样的苦。”她回忆时一脸的决绝,“宁肯种树累死,也不叫沙漠欺负死!”
天道酬勤,年年如一日的造林总算有了回报。据林业部门测定,到1999年,殷玉珍种树治沙面积已达3万亩,“紧背沙”变成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沙漠绿洲”。
跨入新世纪,鄂尔多斯确立建设“绿色大市”的发展目标,在全国率先推行“禁休轮牧”,出台了“三区”规划、禁休轮牧、生态治理奖补机制等政策措施,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相继启动实施,大量国家资金和工程项目带动了沙区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是林业建设历史上投资大、速度快、成效好,农牧民得实惠多、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时期。
各旗区在实践中总结出了“前挡后拉、穿鞋戴帽,锁边蚕食、逐步推进”等治理方法,以及“高杆造林”“水冲沙柳”“容器苗造林”等一系列荒漠化治理新技术,形成了“以个体造林为主,国家、集体、群众一起上”的治沙造林局面。
1966年,斯庆巴特尔出生于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马什亥嘎查,当地牧民把他称为“绿洲的开辟者”。2001年,他从当地承包了4600亩的荒沙,其中半流动沙丘占三分之二,当时能看得见的绿色只有16株旱柳,虽然少得可怜,却依然倔强地向他展示着绿色的希望。
他从中领悟到:“沙漠再大也是死的,只要找对路子,横下心,治一丘少一丘。”从此,斯庆巴特尔正式踏上了“播绿苦旅”,开始了他“与沙共舞”的人生。
80年代,鄂旗苏米图苏木哈达图嘎查牧民在野外参加治沙造林 郝常明 摄
“那时候没钱买树苗,丈夫靠外出打工来支撑,经常住在牧民家里受苦干活,只换树苗不要工钱。”妻子斯庆其木格辛酸回忆。
在与沙漠朝夕相处的艰难日子里,斯庆巴特尔渐渐摸清了它的“脾性”。根据立地条件,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以种植沙柳、旱柳为主,种植杨柴、花棒为后补,充分利用自然条件,走科学治沙的道路。
从2003年起,斯庆巴特尔在林业部门的支持下,进一步加快荒沙治理步伐,“前挡后拉”先打“游击战”,再打“阵地战”,再倔强的沙子也被治得没了脾气,灌木植物成活率达到9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顶层设计和规划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国土绿化和防沙治沙力度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推动了毛乌素沙地治理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2020年苏米图苏木牧民自发组织植树造林活动
鄂托克前旗以水为中心的造林种草大文章,绘就了“三区分划、突出重点、整体跟进”的生态建设大蓝图。截至2019年底,鄂托克前旗累计围封退化、沙化草牧场1288万亩,改良“三化”草原340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至23.9%,植被覆盖度达到了46%以上。实施“千家万户种百树”等地方工程,创新实施“掏钱买活树”机制,涌现出一批以曹扎娃、冯治庭、米启旺等为代表的造林大户。
鄂托克旗以每年造林22.5万亩速度递增,截至2019年,累计完成国家林业重点生态工程428.32万亩。先后涌现出斯庆巴特尔、嘎如迪、查汗巴娃等全国和全区防沙治沙先进个人,集中连片造林大户达到200余户。
在乌审旗,森林面积现已达到了576万亩,宜林荒沙面积降至不足200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2.89%和80%。建成千万元以上规模林沙企业3家,培育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2家、市级龙头企业1家、国家级专业合作示范社2家。仅千亩以上的造林大户就有214户,涌现出了以殷玉珍、盛万忠、乌云斯庆13姐妹等为代表的治沙劳模和造林大户。
殷玉珍35年的坚持,感动了世界。7万亩绿植,把这一带的毛乌素变成了“绿色王国”。听过殷玉珍的故事,美国人、日本人、韩国人漂洋过海来到乌审,一定要亲眼见见这个了不起的中国女性。
她带我们攀上一座防火塔,眼底是一望无尽的绿色。“站在哪个梁上看,都是望不尽的绿。我的梦想,就是把这里变成绿色的海洋”。这个倔强的女人,依旧甩着长长的辫子。夕阳给她被风沙压弯的身板,镀上了一层金色。那一定是不向命运屈服的颜色。
打开毛乌素沙地“绿色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根植于心的时代追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人心。有了国家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指引和一大批重大生态工程落地,毛乌素沙区牧民干劲更足了。
绿色发展实践中,鄂尔多斯坚决落实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决策部署,久久为功,践行对“生态”和“绿色”的理解,建立“牧区大寨”体验式生态教育基地和乌审旗生态文明教育基地,让生态文明理念在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心中生根发芽、接力传承,让绿的底色在这片沃土上更加浓重。
进入新时代,绿色乌审继往开来,传承弘扬“牧区大寨”精神,推进“党建领航·绿色崛起”品牌创建,挖掘整理“牧区大寨”生态建设历史资源,创新开展“回顾式”生态体验教育,构建起从乌审召嘎查到布日都嘎查的“老树讲生态”生态教育项目,进一步挖掘展示红色革命文化,“牧区大寨”党员干部培训教育基地投入运营,“绿色信念+红色传承”新内涵正在广大党员干部当中掀起新的“头脑风暴”。
走进乌审召镇乌审召嘎查,“牧区大寨党旗红”一行红色大字赫然入目。“我们要打造‘全国畜牧业老典型’乡村振兴新典范,让新时代的‘牧区大寨’精神传得更远、更久。”乌审召嘎查党支部书记永红说,他是在“牧区大寨”精神影响下长大的,宝日勒岱当年倡导的“空中草原”“风吹草低见牛羊”如今都变成了现实,牧民的家园从荒漠变绿洲,日子一年更比一年好。
牧区大寨党旗红
布日都嘎查牧民苏雅拉达来,不仅从母亲傲特根格日乐等上辈人身上传承了乌审召人治沙造林永不停息的行动力,还继续向下一代传递着“牧区大寨”精神,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将“绿色行动”进行到底。
前两年,苏雅拉达来在城里买了新房,供2个孩子上学居住。假期周末,孩子们常常回来牧区照料家里的牛羊,和父母亲一起种树造林、绿化草场,绿色印记已经牢牢铭刻在祖孙三代人身上。
“草原生态不好,我们就生存不了。只有把草原生态建设好,环境好了,我们的收入才能提高。”现在,苏雅拉达来家养鄂尔多斯细毛羊150多只、牛30多头,还从林草部门申请到1000亩杨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加上禁休牧补贴等收入,一家6口人年纯收入能有20多万元。
“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绿绿的草地,成群的牛羊……”歌中对美丽、幸福草原的向往,如今已经成为现实。在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传承中,绿色信念绵延不息。老额吉傲特根格日乐依旧精神健硕,步履稳当,她唱了60多年的牧歌,直到今天,乃至未来,仍会继续传唱下去……
红色七月,殷玉珍比平时更加忙碌了。去年6月,乌审旗生态文明教育、萨拉乌苏干部实训基地在她家的小别墅西侧正式投入运营,她又有了一个“教员”的新身份。
一连数日忙着教学,不知果园咋样?殷玉珍给丈夫交待着,自己拐到果园里看看。偌大的果园坐落在房子西面两百米外,一阵桃李杏的香味飘浮在空气中,沁人肺腑。
一条林荫大道旁边的几百亩瓜果杂粮全是有机种植,不施化肥农药,肥料用的是羊粪和牛粪。“沙地里无污染,都是绿色食品。”殷玉珍说。
果园东南面百米外一片林子中间,200多只羊在圈里吃草。牛圈暂时空了,今年春天,殷玉珍把20多头牛全卖了,用来买松柏树苗。
日上头顶,松树散发出特有的清香。殷玉珍喜欢绿树和沙土的气息,就像她喜欢睡土炕、爱吃农家菜一样。即使头戴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治沙标兵等多顶桂冠,她始终保持着农家女朴素、勤劳、厚道的品质。
汗水浸透在沙地里,沙地以逐年增收的果实回报殷玉珍。有机瓜果、杂粮优质优价,供不应求;种植养殖近几年每年收入七八十万元,蕴藏的财富从绿色的林海里如不竭的泉水涓涓流淌。
松树是常青树,在北方冬天的严寒风雪中,依然身姿挺拔。从不懂树到逐渐懂得科学种树,殷玉珍2005年以来每年几万、十几万株栽种油松、圆柏、樟子松等七八个松柏品种。目前,她已经种松柏树3万多亩,目标是种到5万亩,让7万亩沙地全部披上“新绿装”。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给我们指明了方向、是种树人最大的精神力量。”殷玉珍信心满满地说,“感恩党和国家,感恩新时代,我不仅要种十年的树、百年的树、千年的树,让这里一年四季常青常绿,更要用心用情地讲好每一堂生态课,让子孙后代能萌绿色福报。”
“我个人能量有限,这靠的全是党和人民”。这是沙木腾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走进鄂托克旗苏米图苏木,老故事经久不衰,一个个新时代的治沙英雄又在这片草原上续写出了新的绿色传奇。
斯庆巴特尔,这位新时代的全国劳模,谈及沙木腾时说:“沙木腾已不是单纯的一个人,而是我们这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精神力量。换句话说,我们都是沙木腾,人人都是沙木腾。”
历史的进程不会因为个人而改变,但会因个人的努力而产生奇妙的蝴蝶效应。放眼整个苏米图,在一个个“沙木腾”的模范带动下,已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6.4万亩、天然林保护工程9.3万亩,“沙木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林、万亩林基地、腾格尔林等众多义务植树基地相继建成并初具规模。
随着生态的改善,近几年来,苏米图苏木以发展现代生态农牧业为基础,把加速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助力牧民发展肉牛产业。
鄂旗苏米图苏木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2017年,斯庆巴特尔已种活苗木11万株,草场绿化覆盖率高达90%,养羊的数量日益增长。作为一名党员,他把自己的1000亩优质牧场,无偿赠与生活陷入困境的原承包者的弟弟。
2018年,斯庆巴特尔开始减少养羊数量,一次性贷款10万元,买了13头当地土牛。
2019年,苏米图苏木成立政府主导的“内蒙古宝曼牧业有限公司”及牧业技术和农机技术服务队、专业养殖合作社5个,建立肉牛示范养殖基地1处、冻配改良站3处,集体饲养安格斯肉牛433头。不到一年时间,为牧民累计完成改良4000余头肉牛,全苏木养殖量达到5.8万头,曾经的沙漠变成了万头牛场。
去年,斯庆巴特尔依托政府技术力量,实施了“土牛换优牛”,养殖60多头优质肉牛,主要品种以西门塔尔肉牛为主,其中还有十几头黑安格斯。当年,出栏20头6个月大的牛犊,仅此一项,纯收入就有14万元。
斯琴巴特尔和他的绿色家园
“牧场有林、林中有果、林下有草、草里养鸡,一林生多‘金’,去年收入超过100万元。”乌审旗苏力德苏木沙尔利嘎查老支书额尔德尼说,“村里自然条件较差,地越种越薄,靠啥奔小康?打‘绿色牌’!党和政府引导群众发展林草产业,既能‘锁’住水土,又能‘鼓’起钱袋。”
像额尔德尼这样的家庭林场、草场户还有很多。2019年,鄂尔多斯以国家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契机,重点依托林草生态建设工程项目,积极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在全市范围评选家庭林草场示范户,当年完成57户命名挂牌。截至目前,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申报家庭林草场户子达600多户,计划完成草原生态修复28.16万亩。
“这是在实践中探索找到的一条适合鄂尔多斯荒漠化地区生态建设与保护的‘细胞工程’,是实现由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转变的有效途径。”市林草局局长韩玉飞介绍,在全市范围选树热爱林草生态发展,且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经济效益较好的农牧户为家庭林草场示范户,通过典型示范,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市林草生态建设,形成林草生态修复治理规模效应。
生态是底色,发展是根本,和谐是境界。
鄂托克前旗在生态建设中摸索“黄金法则”——在草畜平衡的天平上,“草”和“畜”是两个矛盾的变量,变“减畜”为“增草”,同样可以达到二者的平衡。
鄂托克前旗六十棵榆树生态公园
鄂托克前旗人对柠条极为“热衷”,就拿昂素镇来说,可利用草牧场总面积560万亩,现有柠条总面积240万亩。今年启动“百万亩柠条项目”,计划种植10万亩,目前已种植7万亩。不仅镇里规划种柠条“大项目”,广大农牧民也充分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种柠条改良草场。
三年前,苏力迪嘎查牧民赛西雅拉图为了彻底改变家中1800亩草牧场沙化状况,作了一个“釜底抽薪”的决定,在嘎查的帮助下向鄂托克前旗农牧局申请柠条种植项目,在自家草牧场上种满了柠条。为了保证柠条的成活率,赛西雅拉图举家搬迁,不再放牧,让柠条在这片草原上扎根、生长、繁衍。三年后,赛西雅拉图的草场已是绿意盎然。
同是昂素镇,2019年,阿日赖嘎查牧民王忠种植苜蓿面积达到1000余亩,当年卖草100多万公斤,卖牛羊100多头只,纯收入200万元以上。苜蓿价格高的时候卖草,价格低的时候用它喂牛,可以实现多种增收,短短几年,王忠就成为远近闻名的“百万富翁”。
赛西雅拉图、王忠等种养殖大户,还有一笔额外的“生态奖金”。近年来,鄂托克前旗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并率先设立了生态建设与保护奖励基金,每年拿出100万元奖励在生态建设与保护方面成绩突出的农牧民、嘎查村。
昂素镇阿日赖嘎查牧民孟克吉日嘎拉依靠2000亩草场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每年收入60多万元,“为了保护植被,我放牧的原则是,载畜量如果是200只,我只放100只。”
“不要蒙尘的GDP!”带着这样的决心,鄂尔多斯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实现环境保护生态化、资源利用集约化、生产过程低碳化、产出回报最大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煤矿“三大难”水、火、瓦斯中,水列居首位,煤矿人形象地称其为“水老虎”。透水事故一旦发生,将是毁灭性的灾难。
然而,在神东矿区,人们在矿井下建水库,将“老虎”关进笼子里,变水害为水利。在满足煤炭生产需求的同时,大量闲置的矿井水用来浇灌树木,助力地上生态修复、形成生态循环,荒漠矿区变绿洲。
林子苍翠连绵不绝,松树列队挺立咬定青山……从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驱车向东6公里,置身于天骄御苑的茫茫林海,游客们往往难以置信: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芜、飞鸟无栖树”的荒凉之地?
从2018年开始,伊金霍洛旗乌兰木伦镇按照“科学规划、规模开发、综合治理”的思路,积极找差距、补短板,采取“生态建设+工矿企业+产业+农户”的模式,实施了伊金霍洛旗采煤沉陷区天骄御苑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规划总面积5.1万亩,总投资1.46亿元,分两期实施,一期已完成绿化2.1万亩。
绿色盎然的伊旗乌兰木伦镇
“这块采煤沉陷区的荒山荒坡变为花果山,为发展生态旅游打下良好基础,必将成为老百姓的‘金山银山’。”圣圆乌兰木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玉刚描绘着矿区的未来。
无独有偶,全国已建成的最大煤炭化工一体化项目——中天合创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将矿井水、疏矸水处理达标后重复利用,而且每年还“长余”出上千万吨水资源输往泊江海子湿地保护区,工业效益转化为生态效益,工业文明同生态文明和谐共生。
今年58岁的任永奇是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胜站站长,熟悉他的人都叫他“老任”。1979年,任永奇在东胜县泊江海子国营治沙站工作;2004年,他被安排到新成立的东胜遗鸥自然保护管理站。从治沙到护鸟,变的是工作岗位,不变的是守护绿水青山的初心。
鄂尔多斯遗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和伊金霍洛旗苏布尔嘎镇境内,主要保护对象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及其栖息地。
任永奇介绍,由于气候因素所致,从2003年开始,该保护区水域面积逐年萎缩,湖心岛消失,遗鸥数量急剧减少,鸟类迁徙期间在保护区内栖息觅食的各种鸟类约2万余只,其中遗鸥约400只。
13年来首迎大批世界濒危物种遗鸥“回归”
近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强,湿地水域面积逐渐扩大。据统计,今年已有40多种约1.5万余只鸟类来此栖息,其中遗鸥有2000多只,是近13年来遗鸥首次大规模回归。
探究毛乌素沙地“绿色启示”,共享绿色发展成果,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天舒云阔、绿水微波,夏日的光线照耀在湿地谷内静谧的萨拉乌苏河面上,粼粼波光使河水显得愈加清澈明净。
古老的“河套人”人类文明、绮丽的自然景观、宜人的生态气候……萨拉乌苏散发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神秘魅力,给人们带来惊奇与沉思,吸引着人们去探寻它生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追溯它亘古不变的神奇。
萨拉乌苏河下游,因巴图湾水库的存在,形成了独特的湿地气侯,2012年,获评“萨拉乌苏国家湿地公园”。湿地包含水域、草地、森林、沙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类型,多种生态系统又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萨拉乌苏河经过巴图湾水库向下洲是河谷农业区,川河田畸、林田稻香,有“塞外小江南”之称。
2017年,无定河镇构建起自治区唯一一个国家田园综合体“样板间”。这一项目以梁小平的乌审旗无定河农牧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为载体,将循环农牧业、创意农牧业、农事体验有机结合起来。
幸福无定河鸟瞰图
好山好水出好鱼,巴图湾鲤鱼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丰富的渔业资源推动“渔家乐”集中连片,村民通过现代农业这根“金扁担”,一头挑起巴图湾的绿水青山,一头挑起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
田里蟹稻共生,网络全程可看。这是无定河村现代农业的“可视化”呈现,也是田园逐梦人梁小平给城里人吃的一颗“定心丸”。
村里开始探索“三金增收”的带动模式,保证农牧民通过租金、股金、薪金全链条分享发展红利,村里的水稻面积从1000亩发展到4000亩。梁小平他们按照大米品质、上市时间、销售渠道的差别,推出了儿童粥米、精品礼盒等产品,1公斤大米能卖60元,村民一年一亩地能增收3000元。
生态文明建设的最终落脚点还是惠民。鄂托克前旗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创新举措,将生态建设与脱贫攻坚相结合,探索“一个战场”同时打赢“两场战役”。
经过一场喜雨的滋润,敖勒召其镇查干巴拉嘎苏嘎查曾经的荒滩上,万亩沙柳林更加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嘎查的变化要从2018年成立的扶贫造林合作社说起。合作社总户数25户,吸纳9户贫困户,将争取来的生态治理项目委托企业实施,社员给企业打工,在保证林木成活的同时,社员的收入也增加了,项目验收合格后,合作社用经营收益帮助脱贫户发展产业。
在鄂托克前旗4个镇30个嘎查村,“合作社+贫困户”“政府购买式造林”的生态扶贫模式“遍地开花”。目前,鄂托克前旗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共有30个,社员人数达28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74户。2018年至今,全旗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共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退化林分修复等工程18.43万亩,项目总资金投入5460万元,直接利润达337.29万元,贫困户和普通牧民年人均增收2500元。
美丽生态转化为“美丽经济”,印证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遍地黄沙到如今的绿韵遍野,从住着柳笆房到住上包砖房再到楼板房、小别墅,大草原上的牧民绿色信念看得见,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也看得见。
1970年出生的青克乐,是乌审旗苏力德苏木通史嘎查牧民,祖辈5代人生活在毛乌素沙地腹部。“过去生态不好,沙化严重,从我的祖父开始种树治沙,如今有几万株树木,大部分草场种有柠条、苜蓿,基本上已无沙可治。”
青克乐家有草场近8000亩,饲草料基地147亩,标准化棚圈1400平方米,是鄂尔多斯细毛羊改良示范户和“双羔”实验研究户,饲养着1100多只细毛羊和60多头优质肉牛。
近两年,一家三口人年收入突破了百万元。青克乐把家业传给了大学毕业的儿子,学油画专业的小主人是个“艺术牧民”,家里养殖放牧的营生一点也不含糊,饲草料加工机、自动饲喂机、送料车等各类现代化机械运用自如,还会操控无人机、电子监控设备,无人机“溜达”一圈,几千亩草场的放牧情况在手机上一目了然。
这两天,驻村第一书记锡林塔娜和小主人正在商量,想借着北斗系统全球组网的东风,给家里的牧场“接”上北斗,牛羊全部带上项圈,打造数字牧场、实现智慧化放牧。
绿归毛乌素,生机盎然。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内一派热闹忙碌的景象。
在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供排水车间内,机器轰鸣,人员往来,工人师傅正在给“产品”装包。这里的产品就是几千万吨化工废水经各装置逐级处理后分离并产出的工业级硫酸钠和氯化钠,而废水达标处理后循环利用,实现了煤化工废水系统零排放和资源再利用。
“我们的产品主要是煤柴油、煤沥青等,原材料来源于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等周边企业产生的废料、废渣,去年产值达3000余万元。”内蒙古海峡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负责人林斌说。
2020年,这里还将筹备20万吨劣质油加氢项目,产出汽油、柴油和石脑油。
……
像这样已经运行或正在筹划的项目在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有很多。如果把“顶天立地”大项目比作象棋中的“帅”,作为大企业大项目的延链、补链项目,“铺天盖地”的小项目则如围绕在“帅”棋旁的“相”“马”,“马走日,相飞田”,各项目之间科学摆布、成群结链,效益凸显,一盘高质量发展的工业大棋在苏里格经济开发区摆开——
100个项目、过千亿元投资,产业链深入延伸,搭载起一个体量庞大的工业园区;
62个工业项目、38个基础配套项目,架构起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的平衡两极;
1999年到2020年,这里的项目从“沧海一粟”变“沙海百星”,从零开始,实现速度与质量的同步飞跃……
腾笼换鸟,凸显生机。2012年前,苏里格经济开发区入园企业(项目)有29个。近10年来,通过“挤水分”,剔除僵尸企业(项目)14个,招标优质项目85个,截至2019年底,100个项目实实在在产生效益,园区工业经济发展实现速度与质量并驾齐驱。
统筹好了速度与质量,平衡生态文明和工业文明又成为一道必答题。
位于图克工业项目区的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主要投入年产175万吨尿素项目和年产100万吨甲醇项目的建设运营。大型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收益大、利税多,同时产生的废料多、处理难。其中,废水处理就让很多企业大感头疼。
“公司成立之初,我们就建立起了比国家标准要求更严格的废水处理系统,通过对气化废水预处理、有机废水生化处理、废水回用、浓盐水蒸发和结晶等步骤逐级处理,实现了清水全部回用,废水无一外排,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供排水车间工艺主任程会军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百姓就是最好的见证者、参与者、受益者。
库布其
“这就是我承包的7000亩沙地。”在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毛乌素沙地深处,牧民乌云达赖指着远处的大片沙柳自豪地说,“沙柳既能防风固沙,又能当牛羊的饲料,枝条还可以卖给生物质电厂。”自从承包沙地种沙柳,他家一年多收入3万多元。目前,像乌云达赖这样治沙又致富、为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种沙柳的当地牧民已有200多户。
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志丽介绍,作为全国首家开发利用沙生灌木平茬技术进行生物质发电的热电厂,实施60万亩生态能源林基地建设,从单一的治沙造林业务扩增到生物质发电、螺旋藻生产,形成由治沙造林(碳吸收)—生物质发电(碳减排)—螺旋藻生产(碳捕集)构成的“三碳经济”产业链,每年为当地农牧民提供3000多个就业机会,年供绿电1亿多千瓦·时,年产螺旋藻约200吨,综合减排二氧化碳总量达75万吨/年。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更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群众的期盼。
成吉思汗国家森林公园
雨晴烟晚、满目芳菲,漫步康巴什区,青翠妙景仿佛一轴水墨画卷在眼前铺展——
青春山,绿色葱茏;乌兰木伦湖畔,水鸟翩跹;水面,静影如璧。轻风拂过,画帘尽卷,山朦胧、水朦胧、树朦胧,人也仿佛醉在这烟雨景色里。
一城绿彩,一湖画意。康巴什,这个从荒漠上崛起的年轻城市,正以其独特的新姿态,展现着别样的美。
荒漠化,如同一柄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每一个地球人的头上,也高悬在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生命线上。
治沙,关乎一个古老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治沙与治国,在当代,历史性地走到了一起。
这是一个地区的责任,一代人的觉醒,更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面对世界的庄严承诺:改善受影响人口的生活条件,改善受影响生态系统的状况,通过国际合作筹措资金和技术等资源,切实执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使全球受益。
鄂旗各类志愿服务队伍参与苏米图苏木植树造林
2017年9月6日,主题为“携手防治荒漠、共谋人类福祉”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开幕。
“中国将坚定不移履行公约义务,按照本次缔约方大会确定的目标,一如既往加强同各成员国和国际组织的交流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努力!”习近平主席发给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体现了中国在防沙治沙上的大国担当。
沙海巨变,举世瞩目。会议达成《鄂尔多斯宣言》,鄂尔多斯作为中国防沙治沙的成功实践被写入190多个国家代表共同起草的联合宣言,成为全球防治荒漠化典范。
大会期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人员考察团,深入毛乌素沙地进行专题考察。“毛乌素沙地治理模式”,被公约秘书处执行秘书巴布称为“中国乃至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
大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面对196个国家、地区和20多个国际组织代表,将“中国现代名城”荣誉送给了鄂尔多斯。
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众多荣誉称号接踵而至,鄂尔多斯,昔日生态大漠华丽转身为一座崇尚绿色、宜居幸福、充满活力的现代新城。
康巴什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党的十八大以来,鄂尔多斯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动植物种群与数量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在全市参与生态建设的企业数量达到了80多家,林业总产值达44.5亿元,累计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万人(次),沙区农牧民人均年收入从不到400元增长到1.8万元,实现了绿富同兴的梦想。
在鄂尔多斯,无论是宝日勒岱、殷玉珍还是斯庆巴特尔……他们都是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都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中的典型代表,都是为战一片黄沙,盼一星绿荫,苦苦坚守数十年,为绿色而奋斗,为绿色白了头,用心血和汗水在毛乌素沙地上筑起了一道绿色长城。
苏米图苏木的绿色征程
这些平凡的农牧民、第一线的林草人、最基层的党员干部、最普通的科学工作者,数十年埋头改变,不言不语,不离不弃。纵使时光再艰难地拖行,治沙也成了他们生命中最透亮的声响、最深沉的底色。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人与沙和”;从强调“人定胜天”,到尊重科学、尊重自然规律,回归中国传统“天人合一”的观念——在毛乌素沙地由黄到绿的“涅槃”之路上,鄂尔多斯草原儿女用几十年的持续努力,摸索出具有中国特色、向世界推广的治沙方案:
这就是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制度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求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毛乌素沙地治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型环境治理体系的先行探索,与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民众广泛参与的生态环保体系”高度契合,也高度遵循经济与社会普遍发展规律。
这不正是生态意义上的“凿空”之举吗?杳渺的历史长叹,在今朝找到了答案。张骞时代的商品输出之路,也成了中国精神、中国行动、中国方案的输出之路。
今天,毛乌素沙地正在退出鄂尔多斯版图,彰显了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世世代代与黄沙打交道的鄂尔多斯人民过上有品质生活的历史担当。
茫茫绿海
“毛乌素沙地治理”成为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防治荒漠化模式,并获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
遥远的东方地平线上,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道朝霞交相辉映……每一个中国人都懂得它的含义,这,是崭新的开始!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