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言不语的处暑,才是最美人间


强起披衣坐,徐行处暑天。
上阶来斗雀,移树去惊蝉。
莫问盐车骏,谁看酱瓿玄。
黄金如可化,相近买云泉。
——陆龟蒙《袭美见题郊居十首,
因次韵酬之以伸荣谢》(其八)



处暑 · 暑气至此而止矣



处,止也,处暑即止暑;
暑气到了这里就停止了。
南方或许还有秋老虎的余威肆虐,
但北方早已浓云变淡,天高气爽。
夏日的辉煌落幕,秋天的冷静开始;
生命至此,也应该停下忙碌的脚步,
去看山看水,看那藏在岁月中的云彩。

行到水穷处,便坐看云起时。

处暑至,暑气止,像是秋天的一双手,扼住了暑气的喉咙。暑气落荒而逃,遁入草木山林,于黑暗无声处枯萎,如一记休止符,停在了处暑这个段落。

处暑一到,秋天就真的来了。早晨醒来,清风拂面,沁人心脾;中午的阳光已不太灼热;夕阳黄昏,落霞与孤鹜齐飞;晚风徐来,吹皱一池秋水。

天地,在夏日的一阵热烈疯狂之后,终于显示出它温婉平和的美。

处暑秋色,最美人间!

仰望最高远的天,观赏最恬淡的云,凝视最柔情的水,聆听最美妙的雨……

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这不言不语的处暑,才是最美的人间。





处暑三候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处暑至,老鹰感知秋气,开始狩猎,并将猎物陈列,如同祭祀,古人称之“义举”;天地万物开始凋零,肃杀之气渐起,古人常在这一时节处决犯人,谓之“秋决”;处暑也是收获的季节,谷物成熟,五谷丰登。


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最美人间处暑秋



处暑,正处于寒暑交替、水火中和之际。暑气悄退而人心爽朗,秋意渐浓而不至于悄然生悲,秋云飘逸,秋水如镜,秋雨清凉,正是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

望秋水|处暑秋色,“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光清浅,秋水澄澈,水天一色,让人情动于中,不禁思念起远方的伊人。“盈盈醉眼横秋水,淡淡蛾眉抹远山”,当你望着一池秋水,秋水也如一汪明眸,凝视着凭栏而坐的伊人。

赏秋云|处暑至,暑气止,天高气爽,就连天上的云彩也变得纤巧轻盈,不像夏天的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此时赏云天高云淡,无不让人心旷神怡,不如学王摩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自有一番恬淡。

听秋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秋雨带着渴望已久的清凉而至,冲刷掉酷暑的烦躁疲惫。余光中说:“雨是最原始的敲打乐”,一场秋雨如一首秋之进行曲,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骤雨打荷叶,滴滴点点滴滴,总有一种听觉上的美,怪不得李商隐要“留得残荷听雨声”。

谚语还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处暑的雨,一半如雨水清凉,给人们带来凉爽宜人的天气;可另一半又似火焰热情,滴落在草木间,点燃了整个枫林。




处暑 · 停下来,顿悟生命中的美



处暑,暑尽寒来,也是苦尽甘来。
被热浪侵袭得耷拉着脑袋的草木,
都在秋雨里舒枝展叶、扬眉吐气;
带来生机,也带着几分厚实和老练。

处暑一到,万物炽热,终归清凉;
人心也不再浮躁,开始冷静思考,
停下来,观赏最美人间,感悟生命之美。
惊起回头,与一场秋雨不期而遇;
不经意驻足,拾起一片萧萧黄叶;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天地有大美,唯于处暑日;

生命有大美,恰在停留间。



处暑养生

处暑送来一点秋凉,一夏无病三分虚,需要小补。但湿气还较重,不宜大补,尤其是南方湿热交加,吃热量高油腻的东西很难消化。此时喝“土气粥”,既袪暑又补气血。这是“土气”很旺的一碗家常粥,最适合处暑天,而且香气四溢,是处暑时节的最佳早餐。

处暑土气粥:小米绿豆南瓜粥
|原料|
小米 / 绿豆适量 / 南瓜 /
百合20克 / 荸荠 5个
(北方秋燥,小米、百合、荸荠稍多些,绿豆少些;南方依然湿热,绿豆稍多些)
|做法|
1. 将绿豆、百合洗干净,提前浸泡半小时;
2. 百合、绿豆先煮,大火煮开后,小火慢煮20分钟;
3. 再放入南瓜、小米同荸荠煮30分钟左右,至绿豆、南瓜、小米软烂即可。

黄色食物得“土气”最旺,养脾健胃。小米最补虚,所以常给病人、产妇吃;南瓜排毒护胃、补中益气。

百合补金气、润肺气,定魂魄,秋天容易情绪低落,“悲秋”之人可通过固金气,让精神内守。荸荠养阴润燥效果特好,被称为“地下雪梨”,秋燥嗓子干、喝水不解渴,吃几颗热气立消,得到滋润。绿豆可和诸食材一起温和清暑。

处暑期间每天来一碗,不挑体质,是很好的脾胃滋补品,脾胃为后天之本,它一强,五脏六腑都跟着强了,气色、精神也都会好起来。
责任编辑:慧联网·点通宝
  • 点赞(9)
  • 收藏
登录 点通宝游客
评论 {{member_count}}人参与,{{comment_count}}条评论
热门评论
  •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

已有{{member_count}}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