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文章说理畅达,气势充沛并长于论辩,逻辑严密,尖锐机智。孟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即“人之初,性本善”。
孟子的六大经典名言,也许对你的人生有一些启发!
1、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在相知,贵在知心.”出自《孟子·万章下》
人与人能互相认识,可贵在于彼此相交而能相互了解;因相互了解而成为友谊深厚的知己良朋。
朋友相处之道,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没有身份悬殊之别,也没有能力大小之异。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在于坦荡真诚,在于无私无欲,在于义气相守。
老人说的好:金用火试,人用钱试。不用开口就帮你的,是贴心朋友;你只要开口,就帮你的,是好朋友;你开了口,答应帮你,最后却没帮你的,是酒肉朋友;还有一种,非单不帮你,还要踩上一脚的,那不是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依靠事业、祸福和身份,不依靠经历、方位和处境,它在本性上拒绝功利,拒绝归属,拒绝契约,它是独立人格之间的互相呼应和确认。它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解读自己存在的意义。
人们互相认识,贵在能够相互了解。而人们相互了解,贵在能够了解到对方的心灵深处。认识,类似知道姓名这个层次;了解,类似知道性格这个层次;知心,类似了解志向这个层次。
所以,交友之道,贵在交心。以道德、以义气、以正直坦诚来交往,而不是以金钱、利益、贫富地位来交往。
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指站在正义、仁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道义、仁义,必然陷于孤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拥有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多,失去道义的人得到的帮助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连亲戚也会叛离;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的了。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不得志时,要坚守本心,修身养性,博闻强识。显达时,就要负起重任,造福天下。
穷,多指身处逆境,穷困潦倒,人生不得志。善其身,即为使其身善,也就是使自己在道德修养方面更高尚,所谓修身养性,如此而已。“穷则独善其身”就是指,如果人身处逆境不得志,就要锐意进取,更多地注重自身品德、能力的提高。
达,即为显达、发达。济天下,按照现在的解释,就是关心公益事业,捐助公益事业。若一个人在富贵之后,还能心怀天下,关心他人疾苦,造福百姓,那么他就是一个真正成功的人士。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扰乱我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武不能挫折我的志向,这种坚持仁义之道,保持独立自主人格的人,就是大丈夫。
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因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这样的人才能称之为大丈夫,才是有浩然之气的人。
5、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的《离娄章句上》。 孟子要求当政者实施仁政的呐喊。具体落实到两个方 面:一是“法先王”;二是选贤才。
没有用画圆与画方的工具,怎么画好圆与方呢?比喻人不以礼仪道德规矩规范,怎么能成一个好的完整的人呢?
不用规和矩,就画不成方形和圆形。比喻人人遵守规则,才能有良好的秩序。
我们都知道,缺乏明确的规章、制度、流程,工作中就非常容易产生混乱,如果有令不行、有章不循,按个人意愿行事造成的无序浪费,更是非常糟糕的事。规矩是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前提与基础,人们总是要在规与矩所成形的范围内活动。人们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才能让社会、个人更好地发展与进步。
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爱人的人别人总是爱他,尊敬别的人别人总是尊敬他。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往往会用同样的态度对待你。要想受人敬爱,必须敬爱他人。
仁者和有礼者,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层次的人,仁者更高一层,能以博大胸襟去爱人,但是有礼者做不到这些,退而求其次,以求对人的尊敬。孔子觉得,在春秋战国时期,希望要求人们去爱人,做个仁者,但也看到这个理想的实现太过困难,于是退一步要求人们起码能做到有礼,能尊重别人。
如果你以一颗爱心去对人的话,人们也会用爱心来回报你;如果你尊敬人的话,人也会同样的尊敬你!
这句话告诫我们:一个尊重别人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就像我们今天流行的歌曲所唱的那样: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让这世界有真心的爱,让这世界充满情和爱!
本文转载自今日头条,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读者参考,著作权属归原创者所有。我们分享此文出于传播更多正能量资讯,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谢谢!
{{item.comment_name}}[来自{{item.comment_address}}]{{item.create_time}}
{{item.content}}